在世俗的观念中,夫妻往往被视作生则同衾、死则同穴的关系。
生前共枕,死后同葬,这是中国的传统,对于有情人来说,也是一种少有的浪漫。
可是,在历史的长河中,就有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,死后并未葬在一起。
这对夫妻就是民国时期的国民“cp”——宋庆龄和孙中山。
宋庆龄与孙中山因革命而结合。
她既是孙中山的妻子,又是孙中山最亲密的得力助手,两人志同道合,并肩战斗,是民国天空里最璀璨的双子星。
1925年,孙中山离世,56年后,宋庆龄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。
离开前,宋庆龄特意嘱咐后人,不要把她和孙中山合葬。
宋庆龄说:“她陪我53年,我答应要和她葬一起……”
比起携手走过十年的丈夫,陪伴了她五十多年的那位女士,才更像是她的人生伴侣。
那么,宋庆龄口中的“她”到底是谁呢?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?
宋庆龄的灵魂挚友
1928年的一天,十八岁的李燕娥在谭妈的带领下,走进了位于上海法租界的莫利爱路二十九号。
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,攥紧手指,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,满脸局促,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。
片刻后,一位面容温和,身材适中,梳着发髻的女子款款而来。
她就是李燕娥的雇主——宋庆龄。
只见宋庆龄对李燕娥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,在李燕娥身边坐下,拉着李燕娥的手就开始了热情的问候:“家里几口人?识不识字?”
李燕娥见识过诸多贵妇人,她们往往自恃清高,鼻孔里看人。
偶尔碰见了,都不屑与她坐在一起,以免失了身份,更不用说拉着她的手问候了。
李燕娥感动得双眼微红,一一回答了宋庆龄的问话。
谭妈坐在一旁,适时补充了一下李燕娥的身世,宋庆龄黯然神伤,紧紧握住李燕娥的手:“你好可怜,好可怜啊……”
李燕娥闻听此言,不禁潸然泪下。
此前,李燕娥遭受暴虐成性的丈夫实施家暴时,未曾哭泣。
李燕娥孤身一人离家前往上海流浪,即便饥饱无常,她亦未曾哭泣。
但当看到温柔如妈妈一样的宋庆龄,她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,嚎啕大哭。
宋庆龄擦了擦李燕娥哭花了的小脸蛋,对她说:“留下来吧,把这儿当成自己家。”
李燕娥点点头:“夫人,我愿服侍您一辈子!”
就这样,两位女性在飘零的乱世,紧紧依靠在了一起。
她们身份迥异,仿若天壤之别,然而,其灵魂却同样纯净圣洁。
为了让李燕娥安心工作生活,宋庆龄帮助她与家暴男离婚,李燕娥终于脱离了魔窟。
她感激宋庆龄对自己的帮助,干活更加卖力、用心。
宋庆龄忙于革命斗争,在这方面,李燕娥帮不了她。
只能尽全力料理宋庆龄的生活,让她安心充电、休息,没有任何后顾之忧。
有时候,宋庆龄难得空闲一回,李燕娥还会和她聊天,给她解闷儿。
两人虽然在年龄和身份上存在差距,但出乎意料的聊得来,有很多共同话题,聊着聊着就打不住了。
聊到最后,两个人都很开心。
每年,李燕娥生日的时候,宋庆龄都会专门为她庆生,又是写生日贺卡又是买生日蛋糕,还有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,从不落下。
于宋庆龄而言,李燕娥虽然是雇来的保姆,但宋庆龄从未曾贬低过李燕娥,更没有把她当做下人,在宋庆龄眼中,李燕娥是与她朝夕共处、相互关怀的家人。
她喜欢李燕娥,也信任着李燕娥,而李燕娥也回报给她同等的信任和喜爱,以及誓死效忠的忠诚。
曾有一回,戴笠差遣一名女特务去接近李燕娥。
女特务和李燕娥玩了一个多月,自觉可以收网了,就开始旁敲侧击地打探宋庆龄的消息。
女特务没想到,李燕娥非常机敏,不仅没有给她想要的信息,还把她的异常和宋庆龄说了。
宋庆龄革命斗争经验丰富,很快就想到是敌人在作怪。
她没有怪李燕娥,而是嘱咐李燕娥和女特务断了联系,以后加倍小心。
李燕娥因自身疏忽而深感愧疚,此后在日常交际中愈发谨小慎微。
戴笠一计未售,再生一计。李燕娥始终单身,女特务任务失败后,他就盘算着寻觅一位容貌出众、能言善辩的男子去接近她。
李燕娥起初是有所心动的,然而一想到宋庆龄的嘱托,她仍旧未能全然相信那男特务。
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,戴笠忙活一通,啥也没捞着。
因为这件事,李燕娥心有戚戚,发誓终身不嫁,一辈子伺候宋庆龄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宋庆龄为宣传中国抗战而四处奔走。
期间,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轰炸,李燕娥多次不顾生命危险,在盘旋的敌机下掩护宋庆龄进入防空洞,让宋庆龄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轰炸。
宋庆龄在重庆从事抗战活动时,也是李燕娥陪在她身边,两人一起和特务斗智斗勇。
她们本就亲密的关系,在经过数次生死考验后,更加坚固牢靠。
1949年,新中国成立,宋庆龄又开始为新中国的建设劳心劳力。
时隔二十多年,李燕娥依然没有离开宋庆龄,她没有嫁人,全力照顾、保护宋庆龄。
她与宋庆龄,与其说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,毋宁说是没有血缘的亲姐妹,甚至亲如母女。生活中,她们彼此照料、依存、信赖。
造化弄人,宋庆龄早早地失去了丈夫,但万幸,她还有李燕娥。
然而,平静的日子还没过多久,李燕娥就要离宋庆龄而去了……
死同穴:与亲爱的挚友合葬
1979年,李燕娥被确诊为子宫癌。
拿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,宋庆龄浑身冰凉。
她给李燕娥请了小保姆,又请来多位名医诊治,但得到的结果都大同小异:癌症晚期,救不了了。
宋庆龄哭得浑身颤抖,无法接受这个事实。
从这之后,她就算再忙,也会抽出时间陪伴李燕娥。
为了不让好友恐慌,在李燕娥面前,宋庆龄尽可能地表现出平静。
只有在写给友人的信中,宋庆龄才会表现出内心的脆弱和无力。
“我亲爱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,使我十分心烦意乱……她躺在床上全然不知真正折磨她的是什么病痛!我是如此悲伤和六神无主……”
癌症发展得很快,1981年2月,李燕娥到了弥留之际。
她预感到自己要走了,看着宋庆龄,脸上都是不舍。
“我去了以后,谁来照顾你呢,我最放不下心的,就是你啊!”
说完,两行清泪顺着李燕娥消瘦的双颊流下。
宋庆龄就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,紧紧握住李燕娥的手,哭到说不出话。
在哀戚的哭声里,李燕娥离去了。
她死后,宋庆龄强打精神,为她操办后事,将她的骨灰葬在父母的墓旁。
等一切都忙完,宋庆龄反而没那么伤心了,因为她知道,死亡并不是结束。
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:“我痛心地告诉你,我亲爱的管家和同伴李燕娥因患癌症逝世……她的骨灰埋在宋氏墓地,我死后,将长眠在我忠心的同伴旁边。”
1981年5月,李燕娥去世后不满百天,88岁的宋庆龄也撒手人寰。
遵照她生前的嘱咐,她没有和孙中山合葬,而是和李燕娥葬在了一起。
黄泉清冷,这两位女性能够携手而行,也是一种幸运。
在另一个世界,她们也会继续相伴,续写属于她们的故事……
参考资料:
1、我所知道的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——《家庭服务》 2017年第9期42-44,共3页
2、光明网 《宋庆龄在最后的日子里》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配资炒股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