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:“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”
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将现代新技术、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中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力。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,既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,也是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。
在实际推进中,农业科技创新涉及科技研发、科技产业化等环节,这些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。近日,农业农村部、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》,其中明确强调了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,强化农业科技领域贷款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力度。
目前,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情况到底如何?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近期走访了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企业——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马科技”),详细了解金融赋能农业科技的情况。
鳗鱼养殖尽显科技含金量
一直以来,鳗鱼都被比作“水中软黄金”“水中人参”。前者形容其价格昂贵,后者则表明其营养价值高。正因如此,在中国食谱中,鳗鱼常常是宴席上的大菜担当。
福建省福清市是中国鳗鱼之乡,海域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,仅鳗鱼年养殖就高达1.5万吨。然而,鳗鱼在所有的水产品中属于最娇气难养的品种之一,对水质、温度都有严格要求,人类至今甚至都没有攻克鳗鱼人工繁殖的难题。目前,虽然鳗鱼的养殖仍依靠鱼苗捕捞,但养殖鳗鱼的科技“含金量”是不言而喻的。
位于福清市的天马科技是国家级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企业,业务涵盖健康食品、安全饲料、智慧养殖、优质种源及国际贸易等现代渔牧全产业链。尤其是鳗鱼产品远销东南亚、欧美等国家和地区,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。
“刚刚捕捞上来的鳗鱼苗细如头发丝,其养殖一直面临缺少开口饵料的问题。开口饵料即鳗鱼在鱼苗阶段的饵料,相当于婴儿喝的‘奶粉’,该饲料有很高的技术门槛,曾经被国外长期垄断。”天马科技副总裁邱金谋表示。
他告诉记者,2006年进口鳗鱼配合饲料的售价高达20多万元/吨。直到2008年,天马科技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玻璃鳗配合饲料,一举打破日本、韩国等国的技术垄断,而每吨饲料的价格也压降到5万元左右。
天马科技产业办主任黄加龙表示,鳗鱼苗在海里生长两年才会被捕捞上来,再养两到三年达到相应规格。品种不同,养殖周期也不同,日本鳗的养殖周期在两年半左右,美洲鳗的养殖周期在三年左右。“公司研发的玻璃鳗配合饲料,能够在保证肉质安全的前提下让鳗鱼长得更快,缩短养殖周期,这对于规模化养殖的企业来说会进一步降低成本,加快资金回流和使用效率。”
据他介绍,天马科技从事鳗鱼产业30多年,全程参与、见证中国的特种水产饲料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。“目前,天马科技采用工厂养殖模式,通过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,对水温、溶氧量、鱼苗大小等进行全过程监控,并对鳗鱼生长和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,实现养殖环境预警、养殖生产全流程管理与追溯。”
邱金谋表示,目前公司在福建、广东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等八大渔业养殖集群拥有76个鳗鱼生态养殖基地,2024年鳗鱼出池量总量升至1.58万吨,鳗鱼养殖规模位居全球第一。
“鳗鱼产业目前仍然是资源型产业,其中的关键点是人工繁殖尚无法突破。鳗鱼的孵化环境属于深海高压环境,我们曾试图模拟环境观察鳗鱼繁殖情况,这还需要进一步研发。”邱金谋表示,在玻璃鳗开口饵料技术成功突破后,该企业的科技研发也转向人工育苗领域,与上海海洋大学、集美大学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合作,共同开展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的项目研发。
金融支持解资金难题
除了鳗鱼全产业链建设,天马科技在鳗鱼养殖关键技术研发、养殖基地地热泵、空气能先进设备、渔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利用以及智能化管理改造、智慧渔业平台开发等方面都需要资金,而金融支持是关键一环。
“为了支持天马科技做深鳗鱼产业链,2024年农业银行(601288.SH)福建省分行与该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通过向天马科技提供信用额度方式,巩固鳗鱼企业的产业‘护城河’,加大科技创新,以特色农业产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除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之外,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积极践行中央一号文件中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”的要求,助力天马科技联农带农共同富裕,打造乡村振兴“共同体”。
据分行负责人介绍,该行支持天马科技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,提升农民收入。同时,对于鳗鱼养殖农户,提供“抵押+信用”信贷模式,为当地1840户水产养殖户授信约5亿元,有力缓解了农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。
“立足福建省特色农业产业特点,农业银行全面实施开展服务乡村振兴计划,支持涉农重点项目,支持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新兴主体发展。”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高级专家林向群表示。
他认为,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“三农”县域是农业银行最重要的基本盘,该行“三农”县域贷款占比始终保持高位且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为4529亿元,占全行贷款余额的81%;涉农贷款余额为2694.5亿元,占全行贷款余额的39%;农户贷款余额944亿元,服务农户超过35万户。
“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重点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新兴产业的发展,聚焦83个县164条重点产业链,推出‘一产业链一方案’,支持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,助推科技创业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”林向群表示。
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的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新增73.2亿元和195.7亿元,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。
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在2025年4月曾撰文称,该行要加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。瞄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,深入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,全力支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农业科研平台建设,助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。对种业阵型企业、种业科创企业及四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种业贷款给予专项优惠政策。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、农业科技园区,组建专门服务团队,定制“农业园区科企贷”产品,不断扩大农业科创企业服务覆盖面。
配资炒股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