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军最新的福特号航母,砸了一千三百多亿美元,听着就让人觉得浑身都是高科技。可谁能想到,在航母最关键的保命环节上,它却好像有点偏科,最后那道生死线,拉胯得让人看不懂。反倒是咱们的福建舰,在近距离防御这件事上,直接把配置拉到了全球顶配。
这就像是请了个浑身肌肉的顶级保镖,结果他告诉你他不会贴身格斗,只会百米开外玩狙击枪,这不闹吗?航母在海上飘着,真到了导弹糊脸的时候,靠的就是最后几公里的硬扛能力。
福建舰的贴身保镖是那门1130近防炮,外号叫万发炮。这东西说起来简单粗暴,一分钟能泼出去一万多发30毫米的炮弹。你根本不用瞄准,只要大概对着导弹飞来的方向,直接用弹幕筑起一堵金属墙,任何试图闯进来的东西都会被打成一堆废铁。三公里之内,这东西就是绝对的禁区,连个完整的碎片都别想飞到甲板上来。
可美军的福特级用的是什么?还是老掉牙的密集阵系统,射速只有1130的一半不到。一半是什么概念?就是你的这堵墙,漏风。在超音速导弹面前,这点漏风的概率,可能就是致命的。这让人挺纳闷,是技术跟不上,还是压根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?
当然,光靠炮是不够的。福建舰的第二层防御圈,是红旗-10防空导弹,四座24联装的发射器,把防御半径直接推到10公里开外。这玩意儿专治各种不服,不管是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,还是鬼鬼祟祟的无人机,红外加雷达双重制导,一旦被它锁定,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游戏结束了。
而福特级上的海拉姆导弹呢?射程只有9公里。别小看这短短一公里的差距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这就是给对手多留出好几秒的突防时间。一寸长一寸强,这个道理,怎么到了航母这儿就被忘了呢?
最绝的还是福建舰身上那些不起眼的多功能发射器。这东西才是真正的万能牌,总共六座,里面既能装防空导弹填补火力空白,也能塞反鱼雷深弹应付水下的威胁。它把整艘航母从天上到水下,包裹得严严实实,三百六十度无死角,真正做到了来者不拒。
相比之下,福特级在这方面就是个空白,它只能硬扛来自空中的威胁,一旦敌人玩点花样,从水下摸过来,或者搞个多方向饱和攻击,它的防御漏洞就直接暴露了。花那么多钱,却留下这么明显的短板,实在有点说不通。
说白了,福特级的近防思路还停留在够用就行的层面,而福建舰从设计之初,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最极端、最复杂的饱和攻击。一个是勉强及格的常规配置,另一个则是把生存能力点满的顶配。
航母对决,可能最后赢的不是谁的飞机飞得更远,而是谁能在铺天盖地的弹雨里,站得更久。这盾,有时候真的比矛更重要。
配资炒股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