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7年5月,山东孟良崮的山头上,一支号称国民党"御林军"的整编74师被解放军全歼,师长张灵甫自尽。但战役结束后,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却盯着战报直皱眉:3万人的精锐部队,怎么只俘虏了上千人?几天后,战士们在一处山洼里发现了蹲得整整齐齐的7000多名敌军——他们像等待指令的机器,连咳嗽都压着嗓门。更反常的是,一向优待俘虏的陈毅元帅突然下令:"这批人,一个都不准放!"
这支让解放军破例的部队,堪称蒋介石的"亲儿子"。吃的是牛排罐头,用的是美国枪炮,连鞋带都统一配发。抗战时他们打过硬仗,可内战一开就变了味。张灵甫带着这帮"天子门生"进山东时,老百姓躲得老远——不是怕枪炮,是怕他们身上的"傲气"。被围孟良崮时,蒋介石用飞机空投大饼,饼上还印着"精忠报国"。可讽刺的是,最后啃着这些饼当俘虏的士兵,死活要看着张灵甫下葬才肯投降。
解放军战士小王记得,有个被俘的74师司务长死活不肯交出兵饷册:"你们穷八路懂什么?我们一个排长月薪够买你们连长的命!"政治部主任递给他一碗小米粥,这人竟把碗摔了。但三天后,这个司务长在炊事班偷吃窝头时被抓住,却发现他正往怀里揣另一个——是给发烧的俘虏战友带的。原来这些"少爷兵"里,八成都是被抓壮丁的穷苦人。有个叫李二柱的俘虏说,他参军是被保长用"抗日"骗来的,结果枪口对准了自己人。
政治部想按老规矩处理:愿留的编入解放军,想走的发路费。可报告递上去就被陈毅打了回来。原来74师被俘军官偷偷串联,有人扬言"等校长(蒋介石)打回来"。更棘手的是,他们精通美械装备,随便几个人就能组织反击。某天夜里,三个俘虏偷走机枪想突围,被哨兵发现后竟高喊"为党国尽忠"。粟裕在作战室转了三圈,突然指着地图问:"把这些人分散到东北、西北,怎么样?"
改造方案比打仗还费劲。文化教员老赵教"剥削"二字时,俘虏们哄笑:"当兵吃饷天经地义!"直到有个老兵突然哭诉:"俺爹给地主扛活累死,赔的棺材钱还不够买盒火柴..."全场鸦雀无声。最顽固的是个黄埔毕业的营长,天天用英文写日记。直到有战士发现他在偷偷抄写《土地法大纲》,还标注"共军此法甚毒"。原来他老家三百亩地被堂兄霸占,而解放区的土改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。
眼看改造见效,意外却来了。1948年济南战役前,突然有俘虏集体绝食——他们听说王耀武(原74军军长)在守济南。更棘手的是,新缴获的美式电台里,监听到台湾方面在呼叫"泰山"代号。保卫科长顺着线索揪出六个特务,他们竟用暗语传出了解放军布防图。气得陈毅拍桌子:"把会开坦克的编成技术连,其余全送去开荒!"
有人说这是解放军最成功的洗脑案例,三万"反动派"硬是改造成了"无产阶级战士"。可看看数据就明白了:到1949年,这些俘虏里出了27个战斗英雄,最狠的那个在朝鲜战场用美式机枪打退美军七次冲锋。倒是当年嚷嚷"效忠校长"的军官,后来多在政协当委员——毕竟连蒋介石的亲信杜聿明都成了文史专员。所谓"思想改造",不过是让吃惯牛排的人发现,小米粥也能喝出甜味。
当年被俘的74师士兵后来有人当上解放军师长,有人回台湾开了牛肉面馆。要是张灵甫活到今天,看着自己带的兵一半成了解放军功臣,一半在台北街头骂民进党,他棺材板还压得住吗?
配资炒股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